新闻列表 > 详情
共享图书平台“渔书”进驻武汉经营模式惹争议

共享经济似乎已经被区块链挤下风口,然而身边的共享经济仍不时冒出。

2018年1月,29岁的黄石小伙谢先进在和朋友到书店、幼儿园等处进行调研后,预判共享图书软件有市场前景。 于是,他在网上寻找志同道合者,组建了9人的创业团队。先后投资70万元,组建团队开发了一款共享图书APP。这款APP问世后,大家给它取名“约书”。

谢先进介绍,APP上线后,他和同事在华中科技大学等大学校园和一些小区进行了推广,目前有千余用户,共上传了1000多本闲置图书,暂未考虑盈利。“用户不算多,还需要推广。”

但从目前来看,这类“共享图书”APP想要做起来有些困难。 共享创业潮不断兴起,共享图书却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失败,让人印象深刻。虽然借书人已经及时吸取了经验,但是前景依旧是不太明朗。图书共享app开发现在面临的外部挑战也越来越多,图书共享无形中成为一道伪命题。市场没有真正的刚需,导致共享图书app很难铺开自己要走的路。

近日,提倡循环阅读的“共享图书”平台——“渔书”进驻武汉。 据了解,“渔书”主营业务为闲置书籍的回收和销售。如果你有十本以上的图书需要捐赠,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预约,然后等待快递员免费上门收书,并将这些图书发往上海“渔书”总部进行处理。 这些由书友捐赠的图书在平台总部经过统一的消毒和翻新后,会在其网站或者实体共享图书室上架,以图书定价的3.8折进行销售。

目前,“渔书”的循环阅读服务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通。 其中位于武汉硚口区古田四路的樊登书店,是“渔书”在全国开设的第二家实体共享图书室。7日,记者在该书店二层的“渔书”专区看到,这里有近5万册二手图书,涵盖教育、历史、社会、商业、健康等多个大类。在每一本“渔书”二手书后,都贴有一张“漂流二维码”,顾客扫码后能看到这本书之前的读者。

为了实现真正的图书共享,对于图书的捐赠者们,“渔书”也特别给予了他们在平台购书2折的优惠资格; 每个读者从“渔书”购买的图书在看完后仍能继续捐赠,从而实现书籍的循环共享。此外,为了保证每一本书的质量,尤其是为了防止盗版图书的流入,“渔书”的共享图书室暂时不支持书友到店进行图书捐赠。

随着“渔书”受到越来越多关注,有部分网友开始质疑其免费接受书友捐赠但有偿进行售卖的模式。

对此,尚晓辉称,“渔书”平台上主要是一些较新的二手书。同时,因为有免费上门接收图书、对受捐赠的二手书进行统一翻新及消毒等服务,“渔书”也需要一定运营成本,这就决定了平台不可能对这些处理后的二手书进行免费赠送。

如果一本图书被循环使用5次,将为社会节省下重复印刷这5本书籍的自然资源。“渔书”的图书循环共享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玩法,它将重新调动起人们阅读纸质书的积极性。

一方面,在信息化高速展开的如今,信息的爆炸让我们对迎面而来的知识眼花缭乱,而书本作为知识的首要载体,却无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运用,事实上,仍旧有许多的人存在借书难,找书难的问题。

另一方面,许多书本在被购买一次之后,出现了长时间放置在家的状况,导致有用书本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运用。通过共享图书这种方式,可以下降国民阅读成本,让书本得到更为广泛的传阅,也可以通过借阅的时间期限来催促我们读书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

无论他们的创业是否能成功,都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。